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及诊断方法
疾病发生的原因
随着池塘养鱼放养密度的增加、单产的提高,池塘条件日趋恶化,排污的无序、鱼病处理不当,使鱼类病害逐年增加。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鱼病防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功。鱼类生活在水中,它们的活动不易观察,尤其发病早期不易发现,对鱼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特殊困难。而一旦发了兵,病鱼大多没有食欲,又难以隔离治疗,无法像家禽那样可以给药或注射治疗,鱼病发生后进行的治疗只能挽救未发病或病轻的鱼。所以,防病在水产养殖中特别重要,要遵守“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养殖的成功,稳产、高产。
(一)外因:
1、环境因素:如水温、PH、溶氧值变化,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超标等等;
2、人为因素:放养密度不当,放养种类搭配不合理,饲养管理不当,机械损伤等;
3、生物因素:包括引发疾病的病原体如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寄生虫(如原生动物、蠕虫等)和敌害生物(如鼠、水鸟、水蛇、蛙类、凶猛鱼类、水生昆虫、青苔、水网藻等)。
(二)内因:
受鱼类个体免疫能力和中间免疫能力决定。
(1)同种鱼,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同一种病的抵抗力不同。
(2)同样年龄的鱼不同体质情况下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不一。
(3)不同种类的鱼在相同条件下(一个鱼池中),对同一种病抵抗能力不同。
鱼病诊断步骤
鱼病诊断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检查、分析,对鱼类所患的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对症下药。所以能否迅速正确诊断疾病是防病治病的关键。
1、调查询问
(1)调查养殖池塘的情况包括了解水源有污染、水质情况、水温变化情况、池塘的大小、深浅、底质情况,有无敌害生物及某终鱼类寄生虫的中间寄主等。
(2)调查鱼类饲养管理情况,包括清塘方法,养殖的种类、来源、密度,入池前是否经过消毒及用什么药物消毒,投饲、施肥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
(3)调查发病情况和曾近采用过的治疗方法,包括发病的时间、死亡的种类、症状、发病的缓急,以及用药情况。
注:有条件的最好到现场调查,进一步了解各种情况,包括周围池塘口的发病情况,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尤其是濒死鱼的活动情况和症状,并测量水质指标等。
2、鱼体检查
一般先检查外部(体表)再检查内部(鳃丝、内脏),同一部位先用肉眼检查再用显微镜检查。
肉眼检查:用眼睛仔细观察病鱼各个部位,一次是头、嘴、眼、鳃盖、鳞片和鳍条等。是否有充血、出血、发炎、溃烂、变色、粘液增多、粗糙、肿胀、小点、畸形及肉眼可见的大型病虫害等。
显微镜检查: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内部器官用生理盐水),然后将要检查的粘液、组织或病虫害放入水滴种,盖上盖玻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文章整理:投饵机 http://www.yupaijixie.com/news-2-1.html
随着池塘养鱼放养密度的增加、单产的提高,池塘条件日趋恶化,排污的无序、鱼病处理不当,使鱼类病害逐年增加。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鱼病防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功。鱼类生活在水中,它们的活动不易观察,尤其发病早期不易发现,对鱼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特殊困难。而一旦发了兵,病鱼大多没有食欲,又难以隔离治疗,无法像家禽那样可以给药或注射治疗,鱼病发生后进行的治疗只能挽救未发病或病轻的鱼。所以,防病在水产养殖中特别重要,要遵守“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养殖的成功,稳产、高产。
(一)外因:
1、环境因素:如水温、PH、溶氧值变化,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超标等等;
2、人为因素:放养密度不当,放养种类搭配不合理,饲养管理不当,机械损伤等;
3、生物因素:包括引发疾病的病原体如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寄生虫(如原生动物、蠕虫等)和敌害生物(如鼠、水鸟、水蛇、蛙类、凶猛鱼类、水生昆虫、青苔、水网藻等)。
(二)内因:
受鱼类个体免疫能力和中间免疫能力决定。
(1)同种鱼,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同一种病的抵抗力不同。
(2)同样年龄的鱼不同体质情况下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不一。
(3)不同种类的鱼在相同条件下(一个鱼池中),对同一种病抵抗能力不同。
鱼病诊断步骤
鱼病诊断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检查、分析,对鱼类所患的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对症下药。所以能否迅速正确诊断疾病是防病治病的关键。
1、调查询问
(1)调查养殖池塘的情况包括了解水源有污染、水质情况、水温变化情况、池塘的大小、深浅、底质情况,有无敌害生物及某终鱼类寄生虫的中间寄主等。
(2)调查鱼类饲养管理情况,包括清塘方法,养殖的种类、来源、密度,入池前是否经过消毒及用什么药物消毒,投饲、施肥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
(3)调查发病情况和曾近采用过的治疗方法,包括发病的时间、死亡的种类、症状、发病的缓急,以及用药情况。
注:有条件的最好到现场调查,进一步了解各种情况,包括周围池塘口的发病情况,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尤其是濒死鱼的活动情况和症状,并测量水质指标等。
2、鱼体检查
一般先检查外部(体表)再检查内部(鳃丝、内脏),同一部位先用肉眼检查再用显微镜检查。
肉眼检查:用眼睛仔细观察病鱼各个部位,一次是头、嘴、眼、鳃盖、鳞片和鳍条等。是否有充血、出血、发炎、溃烂、变色、粘液增多、粗糙、肿胀、小点、畸形及肉眼可见的大型病虫害等。
显微镜检查: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内部器官用生理盐水),然后将要检查的粘液、组织或病虫害放入水滴种,盖上盖玻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文章整理:投饵机 http://www.yupaijixie.com/news-2-1.html
相关新闻
- [2014.06.27]维生素在鱼类养殖中有着重要作用…
- [2019.05.07]鱼塘如何分配正确使用投料机
- [2015.08.21]黄鳝、泥鳅套养高产要点
- [2014.06.23]夏季高温鱼塘养鱼要掌握原则
- [2014.05.06]虾塘机测试
- [2019.05.02]投饵机:池塘养鱼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 [2019.04.23]池塘高效养鱼投饵注意事项
- [2014.08.16]“六消毒”预防草鱼发病
- [2015.08.10]巧投药饵治鱼病
- [2019.04.15]投饵机:养鱼需要准备什么?
- [2014.06.26]智能投饵机具备的特点
- [2019.04.08]投饵机:卧式多功能投料机及其使用…
- [2015.07.31]肉眼诊断常见鱼病技术(二)
- [2019.04.01]投饵机:你该如何用渔药?这里介绍…
- [2019.03.25]投饵机:池塘养鱼需要准备什么?
- [2014.06.05]夏秋季节管理好池塘水质至关重要…
- [2014.08.15]投饵机建议养青虾先养水草
- [2015.07.22]肉眼诊断常见鱼病技术(一)
- [2019.03.18]投饵机:池塘养鱼的需要
- [2014.06.25]不同类型渔用投饵机结构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