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对虾养殖业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尽管养殖面积不断增加,但成功率和产量却不增反减。在对虾养殖业中,每几年都会面临一些严重影响养殖过程的新问题,很难让人循旧经验来解决,所以在养殖业经常有老养殖户出大事的新闻。2012年以来,对虾养殖主要面临的普遍危害是:肝萎缩、空肠胃、白便和水过浓带来的难控制的偷死。而往年的主要病害:白斑病、可以用抗生素控制的夏季偷死则已经退为次要的危害因素,而前两年用的抗偷死药加倍使用也好像失效了。
面对这养殖目前的困境,在2010年就有人提出,引起这些困境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型的耐药性弧菌、新型的病毒所导致,也因此而提出了新的对虾病种名称。但是,致病因素是否如此?严格而言,在没有病理学、流行病学的证据之前,尤其没有电子显微镜的病原体的照片之前,我们最好不要草率的下定论。否则,一个错误的结论,将会带来错误的指导方针。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出发:对虾养殖的偷死疾病高发周期不具备生物性传染病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规律,反而呈养殖的人群性,这一点好像否决了目前这种养殖困境是生物性引起的结论。反而提示:是否我们习惯性的养殖管理和养殖的方法有失误?
二、有人也提出了养殖模式来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从2005年起,在对虾养殖业中已经推广过多种师出名门的养殖模式,但是其效果似乎并没有达到所期望的目标。2013年也在一些科研会议正式提出: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出路是:只能够混养或者底密度养殖,得出了南美白对虾低密度养殖或者混养是是摆脱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困境唯一出路这个结论。
但是这几年在某些人群能够稳定的、连续的高亩产的现象,明确的否定了南美白对虾低密度养殖或者混养是唯一出路这个结论。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的养殖困境?在这里我们没有足够的科研数据得到结论,只是把我们田间的调查和大家分享,以期为有条件进一步做研究的人士提供一点点启发。
通过近3年的调查,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现象和数据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
1、2010年以来,通过对阳江、汕尾的几个养殖场的采样记录分析,我们发现:对虾的偷死的发病率的曲线和水中的弧菌数量的曲线不一致。提示;弧菌和该疾病的发病率可能不成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弧菌高不一定偷死就多,弧菌低不一定就没有偷死。由于我们没有足够的例数做统计学分析,所以我们认为“可能”不成直接的因果关系。
2、连续养殖的成功率、发病率高低是呈人群性而不是呈地区性分布。即:在同一个地方甚至是邻居的池塘,有些人一直都比较稳定的养成,而有些人却连续的失败。这一点提示:发病好像与生物性传染病的特点不一致,而提示发病和养殖操作模式(即:与人群)可能有关。
3、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品牌的饲料偷死的发病率明显不同,而且发病后可控程度明显不同。提示发病和营养因素可能有关。
4、偷死的发病率和水中的好几个元素的高低、某些藻在藻总数的比例的曲线呈相关。
5、套养虑食性鱼的养殖池,偷死的发病率相对低,而与套养杂食性的鱼关系不是很大,这一点也支持4的调查结果。
根据以上的调查的结果,初步认为;目前对虾偷死这些病的发生可能不是很符合生物流行病的特点。也就是提示:目前养殖的偷死困境可能与病毒、弧菌没有直接关系。
我们看看养殖成功率相对稳定的养殖户中的一些环节,看看能否会有一点启发?
- [2014.08.08]热带鱼饲养的投饵
- [2022.04.23]投饵机—养育鲜虾好帮手
- [2014.06.17]投饵机的机电改进方案
- [2019.03.11]塘高效养鱼投饵注意事项
- [2015.05.21]治疗鱼类小瓜虫病的两个用药处方…
- [2022.04.21]投饵机怎么定量?
- [2019.03.04]投饵机的选择及使用注意事项
- [2022.04.20]投饵机从投喂饲料性状分可分为几…
- [2019.02.25]怎样正确使用投铒机
- [2015.04.29]黏合剂在鱼病治疗时的正确使用
- [2022.04.15]投饵机有几种类型?
- [2019.02.18]使用投饵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2022.03.31]投饵机怎样保证自动配料高精度?
- [2014.08.07]水产养殖户如何安全使用投饵机
- [2022.03.30]投料机与养殖管理机器人配套使用…
- [2019.02.13]投饵机为您创造养殖z大财富
- [2015.04.21]鱼病治疗药物使用要“五对”
- [2022.03.29]投饵机的固定
- [2017.02.17]怎样可正确使用投饵机
- [2022.03.28]在安装和使用投饵机之前要详细阅…